明月清風:開展調查研究切忌“伸手要材料”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正在全國如火如荼地開展,各地圍繞“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四個方面進行了深入推進。
這其中調查研究既可以幫助我們黨在實踐中找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也是我們黨落實群眾路線、拉近干群關系的一種方式,一直以來都是我們黨取得斗爭勝利的制勝法寶。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為全方位了解國內情況,毛澤東同志就深入贛湘兩地農村走訪調研,并提出“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的重要論斷。
然而在實際調研走訪過程中,一些領導干部借口事務多、會議多、活動多,領了任務,沒時間調研、沒地方走訪,只能通過“安排布置、審核把關”的方式,把調查研究任務“分解外包”,以向基層“伸手要材料”的方式來完成調研任務,導致某些基層科室,竟要承擔數十項調研任務,苦了為數不多的單位“筆桿子”。這表面上是“領導工作忙碌”,實質是“懶政心理作祟”,根源則是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反彈。而從調查研究的實踐來看,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是獲取第一手材料、掌握真實情況的基礎和前提。但“任務分解式”“走訪外包式”調查研究,伸手要來的調研材料已經“走形變味”,與基層實際情況大相徑庭,最終也容易形成“工作干得好不如材料寫得好”的錯誤政績觀。
所以,這次主題教育開始之前,黨中央就出臺了《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明確要求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撲下身子、沉到一線,深入農村、社區、企業、醫院、學校、“兩新”組織等基層單位,把脈問診、解剖麻雀,進行問題梳理、難題排查,運用黨的創新理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以深化調查研究推動解決發展難題,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成效檢驗主題教育成果。同時,這次工作方案充分預判到部分領導干部在落實調查研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明確提出了堅持群眾路線、堅持實事求是、堅持問題導向、堅持攻堅克難、堅持系統觀念的“五個堅持”要求,對調研的方式方法作了明確規定,特別強調要“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調查了解情況”。在工作紀律中,特別要求“要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增加基層負擔;又提出要采取“四不兩直”方式,要求直面群眾、直面矛盾,防止“嫌貧愛富式”調研,防止事先“彩排”影響調研效果,防止第一手材料變成加工后的錦繡文章。
說白了,當前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就是進一步提升黨員領導干部的務實作風。只有按照中央工作方案,認真學習相關工作要求和紀律要求,剎住“伸手式調研”之風,不再簡單向基層“伸手”,才能真正做到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