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普成:調查研究須干字當先落到實處
中共中央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調查研究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決策權;正確的決策離不開調查研究,正確的貫徹落實決策同樣也離不開調查研究;調查研究是獲得真知灼見的源頭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要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p>
回望百年,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無一不與深入調查研究密切相關。調查研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是我們應對錯綜復雜形勢、破解發展難題的重要抓手。黨員干部應當用好深入調查研究這一“傳家寶”,主動深入基層找問題、破難題,在“干”字上下功夫,在“實”字上見行動。
調查研究務求深入實際、細致準確、獲得成效、堅持不懈。有人形象比喻調查研究像“十月懷胎”,決策就像“一朝分娩”。而調查研究的過程就是科學正確的決策過程,千萬省略不得、馬虎不得,不能走形式、走過場。坐在辦公室想得再多,方案設計得再好,文章寫得再美,沒有深入一線的關鍵一步,就不知道工作存在哪些不足、需要怎樣改進、什么樣的方式方法更實用、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還有人說:“調查研究隔層紙,政策執行就隔座山”。由此說明,在實踐中,之所以出現一些決策針對性不高、可操作性不強的問題,說到底是調研少了一點、淺了一點、差了一點。
調查研究不僅要“身入”基層,更要“心到”基層,特別是對群眾最盼、最急、最憂、最怨的問題,要主動調研、抓住不放。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能對真調研和假調研做出鑒別,也能看清誰是真的解決問題,誰是在走過場搞形式。只有親近群眾、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才能從群眾中聽到實話、獲得真知、收到實效。要在開展調查研究中不斷提高看問題的眼力、謀事情的腦力、察民情的聽力、走基層的腳力、為民辦實事的能力,就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身心都要深入到群眾中去。
調查研究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要到基層“接地氣”,抓好突破口,用好著力點,“干”字當先,這樣才能在不斷前進的道路上,使各項工作縝密而務實地推進,獲得實效。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