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湖:沔韻水鄉容顏初現
“4·22”世界地球日,走進排湖旅游度假區,沿著沔陽小鎮青石板路漫步,見南閣前杜鵑花開得熱烈,老表巷里江水綠如藍,棧道木橋下流水潺潺,水鳥在湖面翻飛,垂柳對著湖面梳妝,一幅江南水鄉畫卷緩緩鋪展。
湖塘密布,水草豐茂,水鄉特色濃郁,排湖是江漢平原的一顆明珠,是大自然賜于仙桃的一塊風水寶地。
近年來,仙桃堅持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接續推進排湖區域“退漁還湖”“水系連通”等生態修復治理工程,以水興旅,水旅融合,打通了 “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雙向轉換通道。
“這幾年,白鷺又回來了,并且越來越多!”從小在排湖岸邊長大,密塘漁村村民陳長青欣喜地展示著自己用手機拍下一段視頻,只見數十只白鷺翩躚起舞,伴著清澈的河水,在蘆葦叢里,或追逐嬉戲,或駐足傲立……
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鷺因對居住環境要求極高,被譽為“環保鳥”。它們曾經因為區域生態環境惡化而飛離排湖,如今又成了排湖的“常住居民”。
鳥鳴啾啾,訴說著排湖的發展變遷。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仙桃把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統籌推進“四水”共治,加大生態修復治理力度,加速植綠增綠護綠。
如今,排湖水面擴大至 27 平方公里,僅沔陽小鎮水體面積將達到4000多畝,常綠占比達到30%,水杉、池杉、烏桕、楓楊、苦楝等180多種苗木郁郁蔥蔥,點染四季。白鷺、野鴨、喜鵲等鳥禽安居繁衍,喚醒小鎮清晨……
“雨后初霽,朝陽從彩云間透射出來,薄霧在林間氤氳繾綣,清清河水粼粼閃亮。踱步排湖,我在鳥兒爭鳴中沉浸于遐想?!碧ぴL排湖后,湖北日報原總編輯蔡華東如此贊譽。
2022年,在省發改委長江辦指導下,市發改委、排湖風景區管委會超前謀劃,主動對接,積極推進“退漁還湖”和生態修復保護項目落地,用生態含綠量,提高發展含金量。
仙桃市規劃編制了排湖區域生態環境系統整治及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工程,與湖北文旅仙桃發展有限公司聯手,積極爭取中央、省專項資金支持,率先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該項目計劃投資2.8億元,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1.03億元,目前已到位資金5336萬元,涉及水域面積1336.5畝。擬圍繞排湖四五號漁場“退漁還湖”進行生態環境系統整治,包括重點河道疏挖清淤、水體生態系統修復、岸線修整護坡和周邊陸域生態覆綠與截污納管等。通過凈岸、守湖、護土,全面提升排湖區域生態環境質量。
4月20日,位于沔陽小鎮景區的水生態環境系統整治項目一期工地,10臺大型挖掘機、推土機正加緊作業,對天鵝湖進行清淤疏浚、湖底塑形、生態護坡,為快艇航道、水中森林和水上慢生活營造奠定基礎。
“經過系統整治,到今年底,天鵝湖水質將越來越好,3年內水底平均能見度達到3—6米?!便骊栃℃傌撠熑送踔辛纸榻B說。
據悉,修復治理后的天鵝湖,將開通仙桃首條“水上巴士”,打造雁遇天鵝湖、小鎮銀灘、摩天輪等旅游項目,滿足游客多元化、個性化度假需求。
圍繞區域內文旅、農旅、康養等生態產業發展和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完善5條悅游道路、4 座三跨橋梁、4.9公里綠色步道以及 43200 平方米生態停車場。探索并形成以“沔陽小鎮+滄浪驛農業休閑園+密塘漁村+荊楚云天海世界+五樂臺度假區+龍舟公園”為名片生態文旅、以富硒瓜果和湖蟹魚蝦等生態農副產品等多元化價值實現為一體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打造長江經濟帶湖區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范。(仙桃日報全媒記者 鄧一凡 通訊員 楊會)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